国际投资资讯-备份

海外投资,大佬们还想要什么政策?

发布时间:2015-03-06

根据商务部的最新数据,2014年前11个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的540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8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9%。

就当前海外投资的前景和挑战,来自基础设施、能源、制造业、农业、IT、物流等行业和领域的大型企业负责人,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面访或问卷调查。

无论国有或民营属性,这些企业均已在海外拥有投资实践,他们的投资地点涵盖六大洲,且大多在2014年的中国海外投资领域占有重要角色或参与重要项目。

作为行业领导者,上述企业的投资对于所在行业无疑具有指导作用。

几乎所有企业家对于其企业2014年的海外表现表示“满意”,对海外投资的未来充满信心,相当多的企业家认为,进军海外还是扩展业务领域的良好契机。

与外国官员、使节的调研结果类似,能源、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是中国企业家们最认可的海外投资机会。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大多数企业家认为,“人才”是其海外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总体而言,审批、财税、金融是中国海外投资大佬们希望改善的主要问题。

国家趋势之下的新项目

大多数企业家对于2014年自己企业的海外表现表示满意。

从问卷统计看,受访企业家中超过八成为自己企业的海外表现打了“4分”、“5分”。在这个5分制的选项中,没有人选择“2分”、“1分”。

从访谈部分看,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在过去数年艰苦积累。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大多数企业的对外投资进入新阶段。

正是在此背景下,大多数受访者于2014年进行了海外业务拓展:新项目启动或达成合同,且金额巨大。

一位企业家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谈到,当前国内各行业、领域的竞争都非常激烈,一旦出现新的增长空间,立刻就会有大量资本涌入。相比之下,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的外部世界机会很多,有很大的吸引力。

另一位在多个大洲有投资的企业家表示,5年前,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对中国企业持有怀疑态度,“如今他们非常欢迎中国人。”

绝大多数企业感受到,国家推动的“一带一路”等战略,在国内外都能有效改善对外投资环境。这也是他们决心大举进军海外的背景之一。

也许是受到2014年表现的鼓励,大约五分之四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两年内本企业的海外业务增长可能在20%至100%之间。

如果进一步细分的话,20%至50%、50%至100%各占一半。

对于这个选项,国有企业和单体项目投资较大的基础设施等行业、领域,给出的预估较为保守。

人才最重要

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在已有海外投资经验的中国企业家心目中,东南亚、非洲、南美位列“最适合中国投资的大洲”前三位,西欧列第四。

对此,一位基础设施、能源行业大型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向本刊解释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东南亚国家作为‘一带一路’的主要核心区域,投资机会将增加、投资便利化和投资保证将加强。”

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也是他们认为海外投资机会最大的三个行业。

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进军海外也是扩展业务领域的契机。

“人才”是企业家们认为当前“走出去”的最大挑战,技术、资金、市场壁垒等也有很多人谈及,还有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

一位企业家说:“现在留学的人越来越多,能逐步解决问题,但小语种面临的困难更大。总体上讲,专业人才外语不好,外语人才不懂专业。”

与之相比,有海外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更受欢迎。一位国有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坦陈,中层干部流失已是他们这类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跳槽、回国的都有,受制于国企薪酬结构,增长的空间很小。没有人,有贷款也用不好,有技术也不会用。

与国企相比,民营企业家们更注重技术、资金等问题。虽然绝大多数企业家认为可以从国内获得融资支持,但是,“过去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多,而现在国企也很灵活,抢占了不少份额。现在这种经济环境下,银行对民企的贷款要求特别高。”一位民营企业家认为,在支持海外投资的金融体系设计上,应该适当向民营企业倾斜。

从改善融资环境的角度,提及最多的则是加快审批流程、降低融资成本。

由于大多已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海外网络,企业们家并不认为缺乏信息和对接平台。当然,接受采访和问卷调查的企业均为大型企业。

无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认为,政府方面主要应该解决审批问题。

虽然2014年修订了新的《海外投资管理办法》,98%的项目已不再需要审批。但在谈及这一问题时,企业家们第一是希望能够得到快速落实,第二是在很多人心目中“审批”还涉及金融、外汇、卫生、外事等诸多方面。

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简化境外投资外汇审批手续。

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已达6600亿美元,只占全球的2.5%,相当于美国的10%左右,海外净资产相当于日本的一半。

显然,中国的对外投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有更大能量要释放,也需要更多力量去推动。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