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资讯-备份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资源机会(2014-12-31)

发布时间:2015-03-06

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通道和桥梁,现代更是连接亚、欧、非3大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3大洋的战略大通道。根据国际地缘关系和国际地域分工格局,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动态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包括“两轴、两带和两个辐射区”,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构成的两个发展轴,沿轴国家构成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二者近邻国家构成两大辐射区,2020年这些区域最终形成亚、欧、非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

丝绸之路经济带现状

1.生态环境背景

(1)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环境现状。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海拔200米以下的海岸地带占比为31.30%,1000米以下占比77.33%,适合资源和经济的梯度开发与发展;土壤比较贫瘠,沙漠戈壁和荒漠所占比重较大;东西部植被覆盖面积广,经济发达,中间地带土地贫瘠,经济不发达;降水偏少,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和沙漠化问题非常严重。

(2)大气环境现状。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流层中上层大气环流完全受西风带控制;春季沙尘天气非常频繁,北非、欧洲、西亚和中亚的沙尘和污染物春季主要向东亚地区传输;北非是沙尘最重要的源地;东亚、西欧地区是全球硫、氮主要排放源地和沉降区,磷的主要排放源地和沉降区是北非和中东;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污染物和沙尘跨界传输和复合污染的特征。

2.资源格局

(1)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全球油气资源探明储量最富集地区,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俄罗斯、中亚和北非油气资源丰富。

(2)丝绸之路经济带油气主产区与全球主要消费区空间不匹配,经济带内油气资源合作潜力大。中东、俄罗斯、北非、中亚是主要油气产区,但自身消费能力有限,油气资源下游深加工技术能力较差,而欧洲、中国、南亚、东南亚为主要消费区,自有产量无法满足本地区要求,但油气资源深加工能力较强,油气资源主产区和消费区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大。

(3)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全球最重要的煤炭开采和消费区,经济带内贸易需求空间广阔。

(4)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全球有色金属矿产主产区和消费区,铁矿、铜矿、铝土矿主产区和消费区空间不匹配,经济带内国家之间金属矿产贸易互补性强。

3.经济发展格局

(1)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中部和西部3大梯度。东部板块,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规模较大,进入工业化中期,依靠体制改革与扩大开放,持续高速增长。中部板块,呈现出两种发展类型,一是资源型高收入国家,如中东石油输出国家;一是资源型欠发达国家,如中亚等资源型国家,处于较低的工业化阶段,国家依靠资源贸易,处于欠发达阶段,经济增长缓慢。西部板块,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阶段,表现为技术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总量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相对缓慢。

(2)东中西三大板块产业分工协作不合理,发展互补性强。东部板块,东亚、东南亚部分国家经济区,作为全球制造工厂,具有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资金、劳动力、技术资源丰富,是最为瞩目的制造加工品输出地。服装、木材制品、半导体等电子产品从这里输向全球,但大部分产业处于全球产业微笑曲线研发、制造、品牌中端。西部板块,欧洲国家科技先进,工业发达,占据产业微笑曲线研发和制造、品牌和知识产权高端,牢牢地掌握着全球化下高附加值的收入链。但主要自然资源缺失,迫切需要对外拓展发展空间。中部板块,中东、北非和中亚地带主要依靠石油输出发展经济,西亚、中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产业体系单一。东南亚、南亚部分国家产业具有一定基础,但中部板块国家总体处于产业微笑曲线传统制造、资源输出低端,但能源、矿产等资源富集,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其他国家合作发展的重点领域。

(3)“沿海、沿河、沿路”经济和城市化空间格局特征显著。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经济发展已经形成“沿海、沿河和沿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空间格局。沿海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区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印度洋沿岸地区。沿河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区域主要分布在8个大河城市带。沿路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区域主要分布于欧亚第一大陆桥、第二大陆桥、第三大陆桥。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化水平空间上呈西北高东南低,而城市区域人口总量则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

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1.生态文明模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模式是:以保护生态空间为基本前提,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重要支撑,以繁荣的生态经济为发展动力,以先进的生态文化为思想指引,以完善的生态制度为重要保障,以高品质的生态人居为直接表现,建设六位一体的丝绸之路生态文明体系。路径包括:一是以自然保护区的形式保育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生态空间;二是构建循环经济支撑的丝绸之路生态经济带;三是建立丝绸之路生态环境联合监测预警与应急机制;四是弘扬丝路文化,倡导生态文化核心价值观;五是建设丝绸之路生态文明制度公约;六是建设宜居丝路生态家园。

2.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1)资源合作共赢模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总体上看,位于东西两侧的东亚和欧洲经济发展水平高,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对油气等矿产资源有巨大的消费量,本国资源不能满足需求;位于中部的中亚、中东、北非则经济相对落后,尤其是中亚和北非,虽然油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但缺乏资金和技术,资源消费量较小,产能大部分要出口到国际市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源、经济格局使东西两侧的东亚和欧洲与中部的中亚、中东和非洲之间在经济上存在天然的互补性。通过签署自贸协定等各种经贸合作协议,技术、资金相对短缺的资源出口国和资源稀缺的经济相对发达国家可以开展全方位的资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实现路径有二:

其一,市场主导合作共赢模式。逻辑框架是:在国际合作日益开放和深入的大背景下,资源大国开放本国矿业市场,依托资源优势,积累经济建设资金和引进先进技术所需外汇,为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资源需求国矿业公司通过股权并购、风险投资、购买产能等方式参与东道国资源开发,为本国经济发展谋取长期稳定的资源供应保障。这种模式具体包括:股权并购、风险勘探、购买产能等不同实现形式。

其二,国际地缘战略合作模式。逻辑框架是: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资源安全是国际地缘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资源合作,具有共同战略利益的国家,通过签署相关协议,资源禀赋丰裕一方向另一方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源供应,从而拓展各自的战略空间,实现共赢的战略目标。这种模式包括合资开发、建立能源共同体、组建战略联盟等合作实现形式。

(2)三大战略步骤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

其一,塑造区域共同市场,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探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和结算,为自由贸易区发展奠定基础。一是扩大人民币支付结算的范围和对象,选择性地改变、突破和打通国际贸易格局下的人民币国际支付结算的通道,培育和扩大人民币国际结算的专属群体和特定领域,其中能源领域的人民币国际支付与结算是突破重点,尤其是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俄罗斯在石油天然气上的人民币结算。二是推进中国-中亚区域金融一体化、中国-东南亚人民币区域化以及中欧双方之间的货币清算机制与双边结算机制。中国联合中亚各国,在地区战略层面共同建设多层次市场化投融资体系,提供区域贸易融资及人民币跨境服务;依托大量的投资和经济贸易来往,塑立人民币在东南亚诸国的储备货币地位。

其二,在条件成熟的国家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一是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为自由贸易区,推动中国-中亚-俄罗斯经济一体化。此举可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起步阶段。二是在中国-中亚-俄罗斯经济一体化实现的基础上,创造东亚经济与西亚、南亚及欧盟经济对接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入扩展阶段,进一步将自贸区范围向欧亚两端伸展,作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积极对接独立国家联合体自由贸易协定。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成为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努力融入2011年10月成立的独联体自由贸易区。三是建立中国-独联体国家自由贸易区。

其三,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包括众多经济体,这些经济体之间经济社会制度不同,运行体制相异,发展水平悬殊,贸易政策难协调。但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国家在历史上已自发形成了密切联系的经济活动,这种以市场为动力的一体化,绕过了影响贸易、资本流动和其他经济交流的制度和法律障碍。因此,建议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共同体”,共同体内坚持非歧视性原则,采取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所作决定采用“灵活协商”或“实质性多数”方式。

(3)核心-边缘互动,优化欧亚发展空间新格局。

其一,依托大国辐射效应,塑造欧亚“两轴两带”空间格局。重点依托大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引领地位,重塑欧亚经济、资源等方面的统一空间,利用欧盟、中国、俄罗斯三大经济体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轴线的“两轴两带”空间发展轴,驱动周边国家优势提升与经济开发。

其二,区域合作共赢,形成国际合理梯度分工。创新区域合作共赢模式,提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通过合作与交流,把地缘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的成果,最终形成合理的国际梯度分工。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课题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