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中国首成资本净输出国 多方专家点明对外直投方向

发布时间:2015-03-06

【导读】我国对外投资首次突破千亿美元,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服务业投资占比超过6成。

北京1月19日消息,根据央视报道,商务部宣布,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对外投资快于吸收外资,我国已成资本净输出国,这意味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格局发生重大转变。

而根据商务部副部长钟山所给出的数据,去年,我国对外投资达到10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这就是说,对外投资的增速远远高于GDP的增速。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增速明显放缓,而我们对外投资依然有希望在未来10年出现10%以上的快速增长。对于企业来说,走出去,到国外投资,逐步成为国际化企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如何看待从资本净流入国到净输出国的转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学家徐洪才对此评论。

经济之声:吸引外资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项重要的方针。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我们终于成为了资本净输出国。如何看待这一转变?这种转变的背后,反映出了什么趋势?

徐洪才:这说明我们现在一方面有实力能够走出去投资了,从吸收外资的大国逐渐转变成资本输入的大国;另一方面我们未来经济增长需要境外的市场和资源的支持,国内这些相关的产业相对饱和,机会也减少了。这样几个方面原因凑在一起,决定了企业走出去越来越多,相对来说吸收的外资要少一些。

经济之声:从规模上来讲,2014年我们的对外投资已经超过1千亿。未来我们的投资结果、投资方向又会有什么样的趋势?

徐洪才:首先在一些传统清洁能源领域是我们国内企业可持续发展一个短板,恐怕还需要依赖大量的进口。第二传统的一些有优势的领域,如基建领域,在“铁公鸡”领域的投资,桥梁码头,高速公路铁路等等这些领域是我们的强项可以走出去。另外国内企业转型升级,就是一些高技术的领域,比如研发,一些市场营销网络等方面,也需要我们关注。方向就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我们认为,转方向、调结构、促发展是现在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眼光越来越广,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的发展必然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充足的前进动力,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中国企业投资的地区,都会因此而受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化经济结构和投资结构是必然的选择。

关于这个话题,再请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此评论。

经济之声:根据央视的报道,中国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去年的对外投资总额超过了一千亿美元,而之前的报道则显示,中国在美国的投资规模也连续两年超过一百亿美元。您认为,从地区来看,哪些地区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热土?

孙立坚:中国对外投资的区域分布,可能会呈现以下特征。欧美发达国家地区的投资我们更多的注重科技含量较高的投资方式,我们对欧美发达国家地区投资更注重当地人才的资源,在一些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能够找到中国企业的突破点,我们可能更多会采取重组收购这样一种发展方式。但是中国的企业在东南亚国家,利用改革开放30年招商引资向发达国家外资所学习和积累的一套,管理的能力和已经在一些行业所形成性价比的优势,如航天技术和一些钢铁产业。这些产业配合国家“一路一带”以及金砖银行投资,会加大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布局。对资源型的国家,我们依然会加大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同时形成资源互补这样一种比较优势的投资,也就是说我们资源型国家当中我们提供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源型国家会给予中国投资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所以将会在中国投资形成三大格局的特征。

经济之声:这是对外投资区域上的分析。接下来我们说说投资领域,从投资领域来看,中国对服务业的投资上升明显,服务业增长最快,增速为27.1%,占全部对外投资的比重达64.6%。而对采矿等资源投资同比下降了4.1%,在全部投入中仅占18.8%。中国企业对于高新技术的投资热情非常的高。对于企业来讲,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领域?

孙立坚:我们在海外投资的增长和一些投资的布局的调整,是和我们国内今天所面临的挑战相关的。我们已经受到了国内市场产能过剩的压力,所以继续投资资源型行业可能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但同时我们需要把中国巨大的产能,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所积累的产能,能够在国际市场上面把它释放出去,关键需要的我们有很强大的物流行业,保险行业,航运等这些服务行业,能够把这些国内产能的问题在国际的舞台上很好寻找到市场,所以这点和服务业的在海外投资的迅速增长是密切相关的。

经济之声:最后一方面再来简单说说,在数量增长的前提下,结构的优化、投资质量的提高也是必要的。从目前来看,如何优化我们的对外投资结构,确保对外投资能够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最大程度的拉动?

孙立坚:以前我们的投资主要还是利用国内的成本优势人口的红利以及商品的价格定价低,然后通过价值竞争优势在全球寻找到一个出口投资的市场,。但现在要用好人才,用好自贸区、沪港通这些海外搭建投资和服务的平台,用好国家的资源配置,优胜劣汰的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也利用好政府在管制放松的机会来寻找到国际市场上的投资商业机会。企业将会根据自己企业的特长,寻找到海外市场的需求,很好匹配起来,再不像过去那样,由国家统一并调产业方向,然后大家一窝蜂投资同样的东西,形成同质化,这个问题会大大解决,资源配置的优化将会出现差异化和专业化的特征。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介绍,在国际上,资本净输出国是一个国家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标志。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现在全球,无论是在区域安排,还是双边安排,还是在多边国家之下,任何投资和贸易活动没有中国的参与都是不完整的。因为不仅中国本身自己的体量和规模占到全球货物贸易的12%,更主要的是与中国相似的一批新兴国家,他们整个代表的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格局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就这点而言中国无疑起到了一个引领作用。

证券日报评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到新的阶段,外商对中国的投资额增速明显放缓,而中国对外投资预计在未来10年仍然处在10%以上的快速增长的通道,这意味着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步伐在加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放眼海外。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能够进行资本的输出将成为一个国家新的竞争力体现所在。人民币国际化之后,以人民币进行输出,将产生新的效应,对经济新动力形成有助推作用。

美国是怎么看待中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的角色变化的?

美国企业研究所公布《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报告指出,过去十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超过5600亿美元,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报告说,如果加上中国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在全球开发展国家兴建铁路、港口和民生福利等项目,中国对外投资的总额可能超过1兆美元。

报告作者、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史剑道博士说,中国作为后起的对外投资大国,其重要性超过欧洲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对外投资大国。

他说,从对外投资历史来看,中国微不足道。但如果你只看过去几年,就会发现中国相当重要,可能仅次于美国。儘管中国对外投资历史不长,但趋势清楚地表明中国的重要性在上升。

报告说,尽管去年中国因经济增速放缓,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减少了对外投资,但总体对外投资仍十分强劲,金融、能源、钢铁和房地产等主要大型收购交易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

报告显示,过去十年,美国、澳洲和加拿大依次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三个最大接收国,获得先进技术、资源、以及保证投资回报的市场透明保护机制,显然是北京对外投资的主要考量。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则是接收中国投资最多的地区,总额近1800亿美元,以工程建设性投资为主。

能源和原材料是北京对外投资的重点.中国在过去十年向外国能源、电力、重金属和原材料领域投入的资金约为5800亿美元,占全部对外投资总额的半数以上。

从国家看,美国是中国对外投资的最大接收国,北京在过去十年间共向美国投资810亿美元,收购美国的金融、科技、以及房地产资源。

史剑道说,尽管中国在美国的大举收购遭遇政治反弹,但美国有广阔的空间消化中国投资,而不必引起其他国家所出现的政治恐慌。

他说,美国是一个如此巨大的经济体,不会在意中国投资.当然在美国也引起一些政治性争议,但相对于美国巨大的经济规模,中国的投资显得无足轻重。美国拥有中国需要的一切,当然其他国家也有,但美国如此广阔,中国可以继续在这裡投资,而不会引发严重的政治反弹。

 

(来源:央广财经 《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报告 晨哨研究部整理)